三位越野車手 人小志氣高
•Barbie
五歲的Barbie從三歲就開始騎Push bike,看她輕易的在土坡場上上下下,足可見技術的純熟
別看她身材嬌小,已經可以騎上20吋的越野車奔馳囉!
•麒濠
11歲的麒濠騎車1年,曾獲得BMX比賽的第三名
騎起車來架式十足的麒濠最喜歡騎乘時的速度感
•Kimi
8歲的Kimi車齡2年,已經會多項BMX特技他在BMX比賽曾獲得第三名的殊榮
Kimi已經可以騎上26吋的土坡車囉!看他在土坡場飛來飛去的樣子,是不是很帥氣呢?
從騎車談教育
一輩子都在從事教育產業的剛果教練是藝術學系畢業,曾教過陶藝、溜冰、冰刀,目前任職學校的社團老師。不管在學術或技術領域,業界的佼佼者儘管技能卓越,卻不一定會「教」,對教育已經習慣成自然的他,擅長和孩子們溝通,連最難教的「自己的孩子」也順利的成為學生。
多才多藝的剛果教練
小孩子的思想直接純粹,和孩子們對話的語言要非常簡單,那些文謅謅的規則和理論都是講給家長聽的,剛果教練多用實作、體驗的方式,讓孩子們親身去感受,身處其中的體悟才是最真切的樂趣。
教育孩子 從家長做起
和孩子溝通是必要的,但和家長溝通對老師來說就是另一層更高境界的課題了。有的家長過度保護、有的家長好勝心強、有的家長則習慣去干涉老師的教學。對孩子來說,「好玩」比甚麼都重要,往往不服輸、好面子的是家長不是孩子,舉辦比賽主要還是希望給孩子一個經驗、一個練習的目標。有趣的是,一場比賽,前三名有獎盃、獎牌,第四名開始有玩具,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得到前三名,但孩子偏偏就開始比慢,搶著要第四名。
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長和老師一起努力
「孩子摔倒了,不要去扶他,我們都有教他要怎麼站起來。」剛果教練語重心長地說,常常孩子摔倒還沒哭,家長一問「有沒有受傷」、「會不會痛」,孩子就開始覺得痛、開始哭起來。保護好的孩子或許不會受傷,但也不會真正的成長。很多情況是家長覺得危險、覺得對孩子來說太難,他做不到,這樣反而侷限了孩子的發展。其實孩子的潛能無限,他真正發威起來可是連做父母親的都會驚嘆!
社群